诚聘英才|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管理培训六大门派
中国银行业破解顾客忠诚难题
如何建立差异化服务战略
客服即将成为中国企业的主旋律
货代人员如何处理好客户投诉
要正确面对客户的抱怨
服务竞争力 企业决胜关键法宝
服务文化的最大挑战
美女总裁的交际之道
服务的重要性
HP的立体化的服务竞争力
什么是服务品牌
2007车坛年终盘点之六大汽车服务品牌
关于“情绪智商”的糖果试验
管理与服务
客户服务不好,造成94%客户离去
解决员工压力:四个症状,四副药
需要设立客户服务部门吗?
客服培训---五大“W”宝典
金融风暴之下,2009年中国大陆经济展望
金融风暴后未来18个月如何应对危机?
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人事部年底工作总结
年度总结 总结点什么
商务送礼的艺术
新一年养成不抱怨的好习惯
服务中的人际关系技巧
社交技巧助你成为销售高手
从NBA看高绩效团队的打造
好员工,多心眼儿
学刘备,做软实力领导人
如何做人脉高手
销售的秘诀
不要忽视每个人
违反常识的管理
遇到陌生人不知讲什么?——社交谈话的要诀
职场成功密码
商战和营销谈判兵法(一)
商战和营销谈判兵法(二)
商战和营销谈判兵法(三)
商战和营销谈判兵法(四)
掌控时间,才能掌控效率,掌控业绩
2013年度中国高级经理人压力状况调查
新一年养成不抱怨的好习惯
那些有钱人教给我的事儿
凡事取决于自己
雾霾天防病的八大注意事项
中国非正常死亡最高的行业TOP10的行业
鲸鱼跳高的启示
企鹅的沉潜
突破职场能力的15种特殊能力
比起点更重要的是梦想
笨孩子创造了奇迹
世界杯中的输赢之道
人才梯队建设的五个误区
真正的领导者应勇敢当责
创新——创造新的生意
用人大忌:中小企业老板是如何错失人才的?
创业失败有哪些共性
如何保持职业激情?
迷恋“狼性”的老板们,其实你们不懂狼
行动学习的由来
商战20条
做业务销售的看看
软实力线上学院,手机移动学习,还可赚奖学金
软实力合作单位:140年历史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
经国资委授权开展专业人才培训认证
    您当前所在位置 :知识文库 >>> 人才梯队建设的五个误区
世界杯火热进行中,德国队的成绩突出,甚至于狂灌巴西七个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绩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很缺乏的,就是人员的梯队培养机制。上个月去德国,在一个小山村里就看到有一个足球场,孩子们在踢球,这是当地唯一热闹的地方。居民们的院子草地上也通常有一个足球。所以德国人口不到一亿,但足球人口很多,从娃娃抓起,一直到少年队,青年队,直至俱乐部队,人才不断选拔涌现。所以,一个企业要长久发展,也要及时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万不可断层,否则就失去了长久发展动力。
 
老板和人力资源经理一定要自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现有管理人员和核心人才因故离职,怎么办?企业能不能马上有后备人才或接班人补上?企业要稳定持续的长久发展,离不开人才梯队建设。

        所谓人才梯队建设,就是当现有的人才正在发挥作用时,未雨绸缪地培养该批人才的接班人,也就是做好人才储备,当这批人才变动后能及时补充上去和顶替上去,而这批接班人的接班人也在进行培养和锻炼,这样就形成了不同层次和水平的人才,就像站在梯子上有高有低一样,所以形象地称为人才梯队。

        在为各类型企业培训辅导过程中,我发现不少企业也都大力开展了人才梯队建设,有的取得较大成功,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人才梯队建设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盲目跟风,缺乏长期规划
一些企业对人才培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者即使重视人才培养的价值,也不愿意进行资金、人力的投入,所以企业在制定人才规划时,普遍追求“时髦”,别人做培训,我也做培训,别人培训什么,我也培训什么。这些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是人云亦云,没有意识到培养优秀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更加没有建立长期人才培养机制的前瞻视角,只看重眼前的培训效果,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缺乏战略眼光。这种没有清晰了解目前员工的能力状况,没有构建一个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开始进行“常规”的人才培养,不仅浪费企业资源,而且不利企业的长期发展。
2. 重资历文凭,轻软实力和发展潜力
       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选拔后备人才时,较多地关注文凭、资历、业绩、专业技能,而对软实力,比如情商、发展潜力、学习力等比较忽略。它们选人是为了满足今天工作的需要,因此是否具备今天工作要求的技能尤为重要。而像很多发展成熟的外资企业,则比较重发展潜力,他们选拔人才是为了明天用人,而不是今天,更看重应聘者能否适应企业的文化,能否和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保持一致,能否有潜力在企业呆较长的时间,与企业共同成长。
3. 重理论培训,轻实战训练
       一些企业在启用了人才培养项目后,开发了一系列培养课程,把培养等同于培训,而培训也多以理论培训为主,企业外聘专家、教授来进行授课,这些专家大多是“学院派”,理论知识扎实,但是实践经验匮乏。人才培养变成了将理论知识填鸭式的传授给培训对象,忽视了与管理实践的结合,更加忽视了培养员工在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
4. 重培养形式,轻跟踪反馈
       忽视了培养对象的能力变化情况,后期也没有进行定期的能力跟踪反馈评估,这样的操作模式只是重视了人才培养的形式,忽视了人才培养的内涵与真正价值,以致产生“培训年年搞,还是一个样”的情况。
5. 重强制培训,轻员工兴趣
       许多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时,主要的操作方式就是将培训对象集中到一个课室进行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授课完毕也意味着培训结束。在整个过程中,忽视了培养对象的个人学习兴趣,也忽视了培养对象的学习动机和意愿。
 
避免以上五个误区,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才能走上正轨,投资回报也会逐渐显现。希望企业都能培养足够的板凳队员,需要上场时立马征战,取得佳绩,并为企业持续发展,永续经营打下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 © 2006上海成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沪ICP备09030747号   
工作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08:30-18:00 非工作时间电话:139 1703 4898    

中国总部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湘路333号爱立诚大厦306室 201 206  邮箱:shanghai@sscoach.org    
软实力国际伦敦总部地址:Chase   Business   Centre,39-41   Chase Side,  London,  England,  N14   5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