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和营销谈判兵法(四)
所谓的销售,从表面上看,只是把产品卖出去的一种经营活动。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所有的商业活动实际上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智力角逐,是一种斗智斗勇的“智力游戏”,是人与人之间的智慧谋略大比拼。“商场如战场,买卖似用兵”。商业谈判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一个销售人员,面对这些强硬的对手,稍有不慎,不仅仅无法做成生意,反而会得罪他人,所以,在谈判桌上,必须掌握一些谈判策略才能与之周旋,取得最终胜利。
4、围魏救赵术
围魏救赵,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意指赵国被魏国军队进攻,齐军就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退,从而使得赵国得救。后来,在长期的军事战争中,就演变为两种战术,一种是,如果敌人过于集中,不如分散它而后再打。另一种是,如果敌人气势旺盛,就要先打击气势萎靡的那一部分,然后再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在销售中,同样可以采用这种策略。
艾科卡是克莱斯勒汽车制造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当他加入克莱斯勒时,公司正处于销售的低谷,在最近的两个季度,亏损超过6亿美元,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
克莱斯勒己濒临破产,艾科卡考虑再三只能进行自救。为了能生存下去,艾科卡一边开始压缩人员,紧缩开支,一边寻找应对措施。
首先,艾科卡冷静地分析了当前的市场形势:克莱斯勒以及全国的汽车销量之所以如此迅速地下降,与能源危机冲击了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有关。在这种冲击之下,汽油价格上涨,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家庭用小轿车、客车、周末旅游车、厢式车等高档汽车没有了销路。而克莱斯勒正好是以生产房车、旅游车为主。这次能源的危机可以说造成滞销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情况,艾科卡首先决定增加对新工厂和新产品的投资额。
可是,克莱斯勒汽车制造公司当时正处于困难时期,根本无法拿出这巨大的开支。作为美国汽车行业三大巨头之一,本来有机会得到政府的拨款支持。无奈,当时美国正陷于经济衰退期,全国汽车销售量都下降了50%。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政府以拨款增加投资,无异于白日做梦,甚至有一批人开始攻击克莱斯勒不应该向政府寻求援助。理由是,要保护自由竞争,一个公司破产了,不能破坏整个市场机制。
政府拒绝援助,但是如果无法得到这笔援助,克莱斯勒汽车制造公司只能破产。艾科卡当然不希望自己上任不久,就给公司带来如此大的在灾难。于是,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争取到政府的支持,其中,他就使用了“围魏救赵”这一策略。
面对同行和一些别有用心人的重重阻拦,恶意攻击,面对政府的不信任和犹豫。他首先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广告运动,这次广告别开生面,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
比如,问“没有克采斯勒,美国的经济是否会好一些?”
答案是“不”。
如果没有克莱斯勒也就是公司倒闭,公司的工人就必然失业,要知道整个公司的工人、经销商、材料供应商加起来有60万人,一旦失业整个国家的失业率将上升5%,每年国家就将为这些失业工人多付保险和福利开支27亿美元。请问,美国的经济会因此而受益吗?这些广告对公众的影响是很大的。
此时,一些经销商和工人们也站出来支持支克莱斯勒,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公司破产,工人们将会失业、无家可归。工会领导人费雷泽也到处组织游说活动,他称:“我们是要为克莱斯勒辩护,我们所关心的是,一旦公司破产将会给工人以及整个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在这则广告的影响下,克莱斯勒拥有了众多的支持者,最终,面对民众巨大的压力,国会不得不正式为此事进行表决,一项帮公司重新站起来的方案通过了。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艾科卡面对公司破产危机时表现出来的智慧,通过一则广告达到挽救克莱斯勒公司目的。艾科卡登出这个广告,表面上是针对广大用户,消除用户公司前途的忧虑。实质上是让政府看到希望,告诉政府,如果克莱斯勒也就是公司倒闭,将会带来更大的损失。这样就会迫使政府权衡利弊,重新考虑。
在这里,艾科卡作为挽救克莱斯勒公司的目的,运用“围魏救赵”的方式,借助民众力量给政府施压,达到了使为克莱斯勒公司出资的目的。
一、“围”是手段,“救”是目的
“围魏救赵”的“围”是手段,“救”才是目的,要达到“救”的目的,就要分散对方注意力。成功地运用此计,既要注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又得讲究“阴功吹火”,确实搔在体验者或竞争对手的“痒处”,避免“明火执仗”,过早地暴露企业的本质目的。
二、善于观察,认真分析
这种方法需要有过人的眼光和超群的才智,有广博的知识,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发现和寻找机遇。就像例子中的艾科卡,正是在正确分析了汽车销量下降的真正原因,当前形势,以及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之后,才决定使用这一计策的。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条件,肯定不会对政府形成巨大的压力,弄不好还会引火烧身。所以说,作为销售人员,在运用这个计策前,必须要具备一定外部条件。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在运用这一策略的时候,要抓住实质,避实击虚,有敢冒风险的胆魄有机遇出现时一定要紧紧抓住,以达到趋利避害,赢得最终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