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时间,才能掌控效率,掌控业绩
要想提高工作效率,让“效率拉着业绩奔跑”,那么销售员必须懂得时间管理。说白了,所谓的效率就是单位时间的利用价值。只有当销售员能够高效地管理时间,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得到更加满意的结果。
时间管理是一门艺术,它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是不留情面的。它可以被毫无顾忌地浪费掉,也可以被有效地利用,关键就看销售员是否具有这个能力。
人的生命是有限时间的积累。以人的一生来计划,假如以80高龄来算,大约是70万个小时,其中能有比较充沛的精力进行工作的时间只有40年,大约15000个工作日,35万个小时,除去睡眠休息,大概还剩2万个小时。而生命的有效价值就靠在这些有限的时间里发挥作用。提高这段时间里的工作效率就等于延长寿命。显然,“效率就是生命”也是无可非议的。
一.千万别说“等你有空再做”
有时我们会听到有些销售员这样说:“等我有空再做。”
这句话通常表示“等手上没什么重要的事情时再做。”
但事实上,没有所谓“空”的时间。你可能有“休闲”时间,却没有“空”的时间。在休闲的时候,你也许会躺在游泳池边尽情玩乐,但这绝不是“空”的时间。
要知道,销售员的每一分钟都很值钱。
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销售员,都有一个成功的诀窍:变“闲暇”为“不闲”,也就是不偷清闲,不贪逸趣。
在工作中,有各种各样的度过闲暇时间的方式。
有人利用闲暇时间博览群书,汲取知识的甘泉;
有人利用闲暇时间游历名山大川;
有人利用闲暇时间广交朋友,撒下友谊的种子;
有人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美术创作,摸索篆刻艺术,构思长篇小说,让思维张开想象的翅膀……
当然,也有一些人的闲暇时间是白白流逝的。
他们或堕入“三角”、甚至“多角”的情网,或沉溺于一圈又一圈的纸牌“漩涡”,或陶醉于“摩登”、“时髦”的家具摆设,或无聊地徘徊于昏暗的街灯之下。
事实正是这样,无所事事、进而无事生非所造成的悲剧难道还少吗?
二.把隐藏的时间找出来
善用等候的时间就像是去看医生时带一本书,如此一来,我们就不会耽误时间。
不管在什么地方,每次当我出去拜访客户的时候,总会尽量带些东西去看。我非常小心善用空档时间,即使在开车时也带本最新出版的财经图书和商业杂志,以便可在等红灯或塞车时看几行字。
我认识一个销售精英也是如此,她在车里放了一把拆信刀,每次开车时都带着一叠信件,利用等红灯时看信。她还说,反正 15%都是垃圾信件,而且在她到达办公室前,信件已经遴选完毕,所以一到办公室她就把垃圾信件全都丢掉。
不管你多么有效率,总是有人会让你等待:你可能错过公车、地铁、飞机,碰上出其不意的中途休息;你也许已经尽可能地小心计划每一件事,但是你可能意外地被困在机场,平白多了3个小时可利用。而所有成功的总裁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事是:我带本书;我写东西;我修改报告;我检查我的语音邮件,打电话,我用录音机口述信件。
小王是一家办公用品公司的销售经理,他的诀窍是:“当我走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看收件箱,并将所有文件依重要性、难易度分类,在心里规定每一件事情完成的时间,然后自己跟时间比赛,尽量在仅有的时间内完成每一件事。通常,我能做得比预期的还多。”
由此可见,小王是一个多么优秀的销售经理啊!
三.按事情的优先顺序办事
所有的销售精英都会为自己的待办事项制订优先顺序。
我们必须了解,日程表上的所有事项并非同样重要,不应对它们一视同仁。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多销售人员会误入歧途的地方:他们会尽职地列出日程表,但当他们开始进行表上的工作时,却未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处理,而导致了成效不明显。
大部分销售人员根据事情的紧迫感,而不是事情的优先程度来安排先后顺序的。
这些人的做法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
聪明的销售人员从来不是这样工作的。
那么,如何按优先程度开展工作呢?以下是我的两个建议:
1.每天开始都有一张优先做事清单
很多人都有不按重要性顺序办事的思维,因为他们宁可做令人愉快的或是方便的事。但是没有其他办法比按重要性办事更能有效利用时间了。
试用这个方法一个月,你会见到令人惊讶的效果。
很多会问,你从哪里得到那么多精力?
但我们知道,我们并没有得到什么精力,我们只是学会了把精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2.把事情按先后顺序写下来定个进度表
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好,这对于你的成功是很关键的。
这样你可以每时每刻集中精力处理要做的事。但把一周、一个月、一年的时间安排好,也是同样重要的。这样做给你一个整体方向,使你看到自己的宏图,有助于你达到目的。
每个月开始,都坐下来看本月的日历和主要任务表,然后把这些任务填入日历中,再定出一个进度表。自从这样做之后,你就不会无意中错过一个最后期限或忘记过一项任务。
想知道做事的优先顺序,最重要的就是这一个问题:是否能帮助我达成人生的某些重要目标?
四.问问自己,这件事情到底值不值得做
编剧家尼尔·西蒙决定是否将一个构想发展为剧本前会问自己:“假如我要写这个剧本,在每一页都尽量保持故事的原则性,而且能将剧本和其中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话,这个剧本会有多好呢?”
答案有时候是:“还不错,会是—个好剧本,但不值得花费一两年的生命。”
如果是这样,西蒙就不会写。
遗憾的是,大多数销售人员一直要到他们的生涯走了一大段路以后,才开始问这样的问题,也许是因为年轻时并不了解计划一旦开始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也不了解我们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
时间专家尤金·葛里斯曼的早期生涯确实也是如此:就在他当上一所大型大学院校的系主任之后,一个全国性的科学机构邀请尤金·葛里斯曼在他们的年度会议上发表论文。他以为这是有关政治方面的事,于是就答应了这个要求,并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准备,但发表会的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
出席会议就是参与这个计划的那些人,总共4个。
经过这次教训,当天他便下定决心绝不再轻易答应任何事情。不久之后,同一个机构又请他将当时发表的内容写成一篇论文,刊登在他们没有人看的期刊上,他拒绝了。
学校中有许多老师年复一年这样地发表论文、写论文,也规规矩矩地将这些活动列在他们的履历表上。有人认为,这些人至少做了点事情,总比什么都没做好。我们认为,比什么都不做还糟。当他们以为他们在做一些事情时,还比什么都没做更惨。
其实他们什么也没做,你也许毫无选择余地,当他们以为他们在做一些事情还比什么都没做更惨。因为你既无权也无势,但是只要你有选择的机会,运用尼尔·西蒙的试纸测验,问问自己:“如果我将这个构想的潜能发展到极限,是不是真的值得呢?”
答案如果是“不”的话,千万别去做。 |